金大安铁钟
泾川县博物馆 郭珍
泾川是甘肃的“东大门”,自古以来便是丝路冲要、长安流派和泾河道域的军事重镇及政治文化中间。数千年来,这里沉淀了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本,保管了很是名贵的考古遗址。
在这块地盘上,有一座山,叫回中山。《古今图书集成·平凉府奇迹考记》记录到:“(泾州)回中山,在州西三里,脉自昆仑来,上有王母宫,下临泾水,一位王母宫山。周穆王、汉武帝尝至此”。它虽无泰山之高峻,西岳之险要,峨眉之灵秀,但它左带泾水,右绕汭河,正看有埃及金字塔之描摹;侧观呈猛虎栖卧之象,又有苍龙吟溪之势。先秦时代回中山因回中旧道而著名全国,张骞凿通西域后,又因丝路而名扬全国,及至清朝是回山建筑群最为弘大的时代,共有包含西汉初建的王母宫大殿在内的寺庙建筑108处。亭台楼阁参差有致,香客信士川流不息,茂盛至极。惋惜清同治年间回山惨遭兵火,往昔的佳构巨柱只剩残碑断垣,惟有铸于金代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的万斤大型铁钟,保管了上去,现吊挂在钟亭当中。
此钟高1.9米,口周长4.6米,厚0.13米,重约万斤,要三小我手拉手能力将其围住。钟成分5层,别离铸饰有铭文图案。从上至下,第一和第五层饰莲花瓣及弦文图饰;第二层刻有“天子万岁,臣佐千秋,国泰民安,法轮常转”16字铭文;第三、四层共有铭文32方,记录了八大菩萨赡养人及铸钟者的姓名、所属村社等外容。此中一方铭文为:“维大金岁次辛未大安三年辛卯仲春壬戌初九日,泾州泾川县吴家凹郭村社铸钟大鉴郭镐、弟郭海、子郭显、男郭赦□、王佛住。”铁钟上人名、村社记录,对进修考查金代处所村社沿革、南方地域公众崇奉有很是首要的感化。
那末,本地公众为什么要花费如斯庞大的人力物力来锻造这口世所罕有的大钟呢?对于这个题目至今传播着如许一个传说:相传19世纪末,泾川一代呈现了严峻的水灾。泾河变成了一股小溪,汭河几近干枯。这一带的青年勇士都跑进来给远乡的人家干活。家里就只剩下些老幼妇孺。四月的一天,有一个叫空能的羽士要去陕西途经此地,看到这里冷落的气象,内心很是的难熬。他决计要为泾川国民消除疾苦,让这片地盘规复朝气。因而,他调集县城的三十多个能工细匠在王母宫山上建起一个钟亭,并打造了一口三人手拉手能力围住的大铁钟。他把铁钟吊挂在钟亭里,并对几个工匠说:“我走后的第七天你们再敲钟,当时天空就会乌云密布,俄然下雨,钟声还能召回在本土的泾川人。今后天旱了,你们敲钟,老天就会下雨的。”说完,他就持续踏上了去陕西的旅程。
空能羽士走后的第三天,有人说:“空能必然是个骗子,他化不到缘,到咱这里混斋来了。”另有很多人说:“天这么旱,哪能等七地利候,空能说的是真是假,咱们把钟敲一下再说。”因而,几特性子急得人就敲响了钟,俄然,阴沉的天空不一会就乌云密布,半个时辰后,大雨倾注而下。
当第一声钟声响起的时辰,空能羽士恰好走到了陕西彬县大梵刹,这里距泾川也便是一百六十里地。空能羽士内心想:“若是他们这时候不敲钟,我再走远点,声响还会传的更远。能闻声钟声的处所城市下雨。哎!这钟的声响也就这么远了。”以是,就有王母宫山的钟声只能传一百六十里的说法。固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可是从正面申明金大安铁钟本地公众乞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心思依靠。
金大安铁钟,声响婉转悦耳,是以宫山晓钟成了泾州八景之一,历代文人骚人撰写诗文来描写此景,如清朝墨客谢訚祚《宫山晓钟》一诗写道: